媒體看我們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看我們
《人民網》:綠地博大綠澤 力做生態和人文家園引領者——專訪綠地博大綠澤集團董事長、總裁吳正平
[2017-07-05]

  人民網上海6月30 日電  中國綠地博大綠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博大綠澤)是綠地旗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全產業鏈發展的多元化投資控股集團。

  2004年,綠澤景觀在上海設立。2011年,成功收購博大園林,同時獲取城市園林綠化一級資質。2014年被認為是博大綠澤的轉折年,這一年,通過重組整合企業完成香港上市,成為港股園林綠化行業第一股。2015年博大綠澤與世界500強企業綠地集團展開戰略合作,並開始涉足生態建設領域。同年,博大綠澤以強勁的發展態勢獲選福布斯中國上市潛力企業。

  2016年,博大綠澤納入恒生綜合指數,綠地集團進一步完成戰略入股,成為博大綠澤第一大股東,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綠地博大綠澤集團有限公司”。至此,綠地博大綠澤成為了綠地旗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全產業鏈發展的多元化控股集團。

  2017年,綠地博大綠澤開始全國化佈局,並搭建集團化管理框架。今天,綠地博大綠澤,已是中國極具潛力的生態環保服務提供者和開發商。

  綠地博大綠澤緣何聚焦生態環保領域?而在生態環保領域,它又有著哪些創新之處和深度思考?近日,人民網記者對綠地博大綠澤集團董事長、總裁吳正平進行了專訪。

  聚焦生態文明建設  痛定思痛戰略轉型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全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也逐漸凸顯。

  據相關資料統計,2016年國內園林企業年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的企業約有13家,2015年僅有4家。在排名前五的企業中,僅有一家目前還保持較為單一的園林綠化業務,其他四家均已轉型成為生態建設企業。

  2014年作為PPP發展元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的發展,將資源、技術、人力等向大型生態建設PPP項目傾斜,以此鞏固其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

  吳正平在接受專訪時表示,2016年,綠地集團入股以後,綠地博大綠澤強烈意識到傳統園林綠化企業“苗木種植、景觀設計、工程施工、綠化養護”已成為生態建設行業的下游產業。

  而“生態修復+園林綠化”成為當前行業的主要架構,生態建設涉及領域是隨著行業的發展在不斷豐富,這也就要求企業需要具備較高的研發能力、技術水準、施工工藝。

  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如何調整企業發展方向?

  痛則思變,唯有轉型才能保持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2016年底,綠地博大綠澤提出戰略轉型,通過對業務模式、運營模式、經營模式、戰略部署上的全面調整,以期在2020年晉升為中國生態建設行業前五名。

  謀局布篇 打造“資本+技術+全產業鏈”新模式

  如何應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以使企業在市場立於不敗之地?相信這是很多企業殫精竭思考慮的問題。

“經過半年多發展,目前綠地博大綠澤已形成了‘資本+技術+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吳正平介紹。

  在資本市場方面,綠地博大綠澤與綠地金控積極合作,解決資金配套問題。同時,在市場上積極尋找優質產業公司,吸納並擴大企業規模。

  技術方面,綠地博大綠澤成員企業上海城投綠化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多項園林綠化實用新型及發明專利。2017年,戰略轉型後,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與知名高校、國家級科研院所合作,打造高新技術企業、

  在全產業鏈方面,綠地博大綠澤目前已經形成了“投資+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商業運營”的成熟運作模式,通過“做政府所想,為市場所需”與政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模式,以聚焦“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文旅開發”的相關PPP業務,為政府提供生態建設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企業、政府、社會多贏局面。

  “抓住國家生態建設、基礎設施大發展的重大機遇,綠地博大綠澤通過戰略轉型,從單一園林綠化企業升級以‘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文化旅遊建設’為主業的生態建設企業,並從原有的‘綠化施工’轉變為‘資本+技術+全產業鏈’的業務模式。”吳正平說,正是這個至關重要的轉型,給企業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謀局布篇,在綠地博大綠澤融入綠地集團體系後,綜合競爭優勢顯著增強。

  發揮協同效應 探索生態領域“產學研” 合作

  吳正平表示,作為“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新興產業並舉發展”的多元化經營格局發展的世界500強企業綠地集團,其自身擁有雄厚背景、品牌影響力,綠地博大綠澤在不斷加強與綠地集團的合作關係中,借助其強大的資源優勢、綜合優勢,充分發揮雙方的協同效應,以聯合體的形式參與國內大型城市公共綠化PPP項目的競標,搶佔市場先機、獲取更大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在綠地集團強大的資金支援下,綠地博大綠澤加強完善自身產業鏈體系,“補短板、增實力”,加強在“資本+設計規劃+施工建設+商業運營”的一體化運作模式上的產業儲備,及擴容升級。在成功收購江南園林、同藍環保、中博建設等企業後,綠地博大綠澤業一體化運作模式日漸成熟。

  在創新方面,綠地博大綠澤積極探索在生態環保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模式。積極開展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中國綠地博大綠澤-同濟大學科技聯合創新中心”的成立,將借助同濟大學在生態、環保和文旅產業方面頂尖的科研和人才力量,為綠地博大綠澤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和智力支援。綠地博大綠澤也將致力於把同濟大學優秀的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到實踐當中,為新科技成果轉化孵化提供溫床,為高校的人才和技術提供試煉場。

  “通過產學研模式,綠地博大綠澤正建設國際一流的科技交流與技術轉化平臺,促進與國家一流大學景觀生態、環境工程、環保科技等專業的交流與技術引進,積極將黑臭水體治理、村鎮分散汙水處理、特種行業廢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海綿城市建設方面擁有的國際領先技術能力轉化為可實施專案。”吳正平說。

  據悉,今後,科創中心將參與由科技部、同濟大學、上海市科委發起的“綠色技術銀行”的籌備工作。計畫設立“綠色技術銀行歐洲中心”,與德、法、荷、意等高校合作,將歐洲先進的“綠色技術”及研發機構引入中國。 

  人才是一個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在動力。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人才,是綠地博大綠澤的生存之基”。在吳正平看來,這點已經成為了綠地博大綠澤從上至下的共識!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吳正平說,綠地博大綠澤有著三個重要“法寶”。

  一是,綠地博大綠澤集團通過積極打造高速發展的事業平臺,以確保對優秀人才的吸引;二是通過建立科學有效地人才培養機制,積極營造良好地人才成長環境,致力於為每個員工打造充分施展才華的舞臺;三是通過科學的考核機制和人才管理制度,為優秀人才提供公平、透明的晉升通道。

  美麗中國福澤後人  “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

  綠地博大綠澤點滴積累,正不斷努力拼出“生態回歸自然,綠色地球未來”的美好藍圖。

  吳正平介紹,2017年綠地博大綠澤集團將會嚴格按照五年戰略規劃,積極跟進綠地集團創新轉型節奏,不斷協同開拓特色小鎮、大片區開發、城市公園等專案。在一、二線重點城市遠郊及周邊結合智慧健康、文化旅遊兩大題材,利用“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產鎮結合”的模式推進特色小鎮開發,與綠地集團一體化整合優勢資源,並積極推進與地方政府的合作。

  圍繞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文化旅遊產業主線大力推進戰略性並購,進一步完善全產業鏈,並積極探索新產業動能,使綠地博大綠澤資本化平臺功能更加凸顯,實現規模增長。

  與此同時,將一體化運營服務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以優秀的PPP項目整體策劃和設計能力從提高資源獲取能力,以工程履約能力贏得客戶的稱讚,以合理的成本實現企業利潤,以優質的運營能力確保項目成功獲取資金支援。

  從當前經濟形勢看,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徵非常明顯,新動能在增長,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建設將出現更為高速度的增長,與之密切相關的文化旅遊等消費升級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之一,未來也將快速發展。

  隨著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行業的紛紛看好,生態建設領域的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科技創新、資源整合、合作共贏將是未來發展的共同趨勢。

  吳正平表示,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中堅力量,綠地博大綠澤肩負“生態和人文家園的引領者,可持續性發展環境的開拓者”的企業使命,秉承“厚德、堅韌、合作、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將以實際行動履行“美麗中國,福澤後人”的社會責任,將努力實現“用一流的生態環境提升區域核心價值,以深厚的人文建設促進家園和諧升級”的戰略願景,爭做生態人文環境建設的宣導者和實踐者。



返回